• 通知公告

yl34511线路中心关于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

发布日期:2017-01-09    浏览次数:

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现结合我校教学工作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认真落实学校应用型的办学定位,以培养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课堂教学方式改革和考试评价方式改革为重点,积极构建适应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课程教学模式和学习评价体系,充分调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积极性,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为促进学校转型发展,创建应用技术大学和创办百年名校打下坚实基础。

二、目的意义

教学改革是提升办学质量的强大动力。大力深化教学改革,引导广大师生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积极开展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考试评价方式和实践教学等方面的改革,对培养锻炼教师队伍、提升我校教师整体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打造郑工教改特色品牌、促进学校转型发展、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创建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深远意义。

三、基本思路

(一)以观念转变为先导。继续深入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活动,加强应用型本科办学理论的教育,加强学校办学定位、培养理念、培养思路、培养模式的学习,使广大教师充分认识传统教学方式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弊端,树立新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和质量关,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供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二)以学生学习、学生发展为中心。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把关注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引导广大教师认真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这两方面问题,通过教师教学方式的改革,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以学生学习为主导,通过改革学生学习评价方式,完善教师业绩评价体系,充分调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积极性,着力构建生动活泼、积极上进的师生学习共同体。

(三)以激发教师教学改革的原动力为关键。大力开展教学改革的宣传教育与培训指导,完善相关激励政策和保障措施,充分调动广大教师投身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教改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营造浓厚的教学改革氛围,推动全校教学改革的全面深入开展。

(四)以“互联网+教育”为依托。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以“慕课”等新型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和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应用为抓手,大力推进以“翻转课堂”为主的新型课堂教学方式改革,创建信息化课堂,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

四、主要任务

(一)大力深化教学内容改革

教学内容改革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各院(系部)和专业教研室应加强对相关企业(行业)的调研,了解专业人才需求情况,摸清就业岗位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要求,作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依据。要及时更新体现学科前沿和新技术发展的教学内容,积极与企业合作开发适应新型产业岗位要求的应用型课程,着力构建以技术逻辑为核心,融知识、能力和素质为一体的应用性课程体系。在教学内容的整体设计上,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包括毕业五年后可能达成的目标,以培养目标确定以能力为中心的对应培养环节(课程、实验、实践、创新、设计、活动等)和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相适应。

通过改革要重点解决以下问题:一是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设计与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联系不紧、对应不足;二是课程内容严重落后于生产实际、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三是课程以知识为中心、忽视能力培养,重理论、轻实践;四是通识性课程和专业性课程缺乏整体考虑,理工科学生人文教育偏弱、文科学生科学教育偏弱;五是课程设置封闭,忽视跨学科课程和课程的社会化;六是教师在开展课程教学时,不能真正地把握自己所承担的教学任务在人才培养全局中的地位、作用和重点要求,只是一味地追求知识传授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不去探究如何达成完整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大力推进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改革

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点。人才培养基础在课堂教学,没有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就没有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知识传播方式、获取渠道发生重大改变的今天,我校很多课堂教学方式依然是以“教师为主体”、以“教师、教室、教材”为中心,教师“满堂讲、满堂灌、照本宣科、照屏宣科”。教条刻板地单向度、布道般的传授知识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思想活跃、有着强烈的学习兴趣、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新一代大学生。

教学方式决定学习方式。广大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应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充分认识当前推进教学方式改革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主动地投身到教学方式改革中去。要按照“翻转为主、多法并举、兼容并纳、自成一家”的十六字方针,大力实施以“翻转课堂”为主的教学方式,同时,广泛学习国内外高校先进的教学改革经验,多法并举,积极探索实施与课程特点相适应的研讨式、探究式、体验式、案例教学、项目教学、教学做一体化、微课、慕课、网络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通过教学方式改革,彻底改变过去照本宣科、照屏宣科、满堂讲、满堂灌、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尽快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原动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能力,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培养。

(三)大力深化实践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目前,我校虽然建立了较为先进的实践教学条件和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但在实践教学的具体实施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实践教师队伍力量薄弱,部分先进的实验设备利用效能不高;二是合作企业层次不高、规模较小,校企合作紧密程度不够,参与共同培养的企业不多;三是校外实习实训教学过程管理不系统、质量监控不到位;四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滞后,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没有突出实践能力在学生终结性评价中应该占据的重要地位。

深化实践教学改革,一是要充分认识到实践能力培养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树立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突出能力评价的实践教学观;二是要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培养培训,加强实验室开放和学生科技创新,提高现有实验设备的利用效能;三是要努力与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建设校企合作关系,提升学校合作企业的层次水平,加深与合作企业的密切联系,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培养的范围和力度,完善校企“双平台”育人的实践教学模式;四是要充分利用好校外合作育人基地,科学合理安排校外实习实训活动,加强过程管理和质量监督,确保校外实习实训的效果;五是要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创新能力为核心,利用校企双平台,积极构建基本技能训练、专业综合训练、企业实战训练“三层对接”的实践教学体系,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四)大力深化考试评价方式改革

考试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质量的检验,科学的考试评价方式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具有积极正确的导向作用。目前,我校的考试评价方式普遍存在重期末形成性考核、轻日常过程性考核,重理论知识考核、轻实践能力考核,重考试形式规范、轻考试命题质量等不良现象,不利于学生应用能力、实践技能、创新精神、综合素质和良好学风的培养,不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

大力深化考试评价方式改革,一是改革理论课考试评价方式,减少期末闭卷笔试考试的课程比例,减少死记硬背、纯知识记忆的试题比重,增大知识应用的综合性试题比重;二是改革实践课考试评价方式,实践课必须采用实践考核方式,含有课内实验的理论课,其课程考核应有实践考核部分,实践考核的成绩应按学时比例折算到学生的课程考核总成绩中;三是坚持知识、能力、素质评价并重,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考核,积极开展课程设计、答辩、调查报告、论文、实践操作等与课程性质相适应的多样化的考核方式,突出学生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核;四是严肃考风考纪,规范学生考试成绩评定与管理,严格学生毕业证、学位证发放管理,营造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的良好学风。

(五)大力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即慕课)等新型在线开放课程在世界范围迅速兴起,给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互联网与高等教育结合的产物,慕课的“开放”、“共享”理念正在突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有助于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学习方式变革,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必须及时把握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趋势主动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多样化终身学习需求,立足自主建设、注重应用共享,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在线开放课程和网络教学体系,以满足学生不断变化的学习需要。首先,院(系部)和教师要摒弃本位思想和传统认识,以开放的胸怀顺应时势,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变革,优化教学设计,重塑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探索线上线下互动融合式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其次,要大力做好精品课程建设,做好学校网络平台和网络教学资源的利用工作。从下学期开始,学校通识选修课原则上将全部采用网络教学方式,并逐步拓展到通识必修课和专业基础课;同时,要充分发挥教师发展中心作用,开展各类培训,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教学研究能力,增强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下创新教育教学的能力。

五、保障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

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举全校之力,需要学校各部门通力合作。学校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到实施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自觉主动参与教学改革,真招实策支持一线教师搞教改。学校成立由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任组长,教务处、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教学督导办公室)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教学改革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教学改革的顶层设计、组织协调和指导服务工作。各院(系部)也要成立由院长(主任)任组长的教学改革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本单位教学改革的组织实施工作。学校实行教学改革“一把手”责任制,各单位“一把手”要亲自抓教学改革,要统筹安排、因地制宜、抓好试点、循序渐进,领导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克服一切困难和阻力,务必使改革取得成效。各单位教学改革的成效纳入单位和负责人绩效考核,以促进教学改革的有效开展。

(二)强化师资培训

教师既是教学改革的设计者,也是实践者和推动者,是影响和决定教学改革的主导力量,深化教学改革必须重视教师队伍的培养培训。学校各相关部门和院(系部)要强化业务培训、结对帮扶、挂职锻炼等培养培训方法,选派教学改革骨干教师到教改名校进修、访学、参观考察,努力提升教师队伍的教学理论、业务能力、实践技能、信息技术素养、开拓创新精神,造就一支师德高尚、理念先进、充满活力的教学改革先锋队,依靠这批积极分子率先改革,劈荆斩棘、探索经验,开辟出一条教学改革的新路子。

(三)完善制度支撑

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强化教学管理,为教学改革保驾护航。根据教学改革需要,修订院(系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考试工作等管理与评价制度,为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创造优越宽松的制度环境。完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注重凭能力、实绩和贡献考核教师,为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创建良好的制度环境。加大对教学改革的激励力度,学校先进教师、青优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以及职称评审等涉及教师荣誉评选、职称晋升和待遇提高的,都要增加教学改革的考核内容,都要优先评定教学改革成功的教师。要开展“教改标兵”、“教改先进”和教改成果奖评选活动,对在教学改革中成绩突出的教师和单位进行重奖,让参与教学改革的教师受到尊重、得到承认,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形成浓郁的教改氛围,促进学校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入全面地开展。

(四)做好条件保障

立项教学改革专项课题,加强对教改的研究,组成研究团队,对教学改革的一系列重要问题进行探索,对改革实践进行指导。设立教学改革专项资金,对实施“翻转课堂”等教学改革的教师提供资金支持,确保教师有足够的经费实施教学改革。加强教室改造,对教室的容量和布局、桌椅的形状和摆放、电子设备的功能和配置等精心设计,使教室形态具备互动性、灵活性、多样性、先进性、舒适性,适应教学改革的需求,创造有利于教学改革顺利实施的硬件环境。

 

 

 

 

二〇一七年一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