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yl34511线路中心是一所以工学为主的民办本科高校,由集教育、医疗、医药、房地产、酒店等为一体的中原华信商贸集团投资开办。2015-2016学年,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以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为指导,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工作目标,以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为契机,以转型发展和教学改革为动力,不断加大教学投入力度,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深化培养模式改革,规范教学工作管理,办学水平和培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2015-2016学年,学校开设本科专业32个,涵盖工学、管理学、医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等6个学科门类。其中,工学专业13个,管理学专业6个,医学专业4个,艺术学专业6个,文学专业1个,经济学专业2个。土木工程专业为省特色专业建设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省“综合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护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专业为省民办高校品牌专业建设点。
2015-2016学年,学校共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22296人(本科13109人,专科9187人),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的58.8%。学校面向全国28个省(市)招生,面向河南省计划招生比例占总招生数的92.49%,学生报考踊跃,生源充足,质量高。学校文科、理科招生计划均一次录取完成,新生报到率为92.60%。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一)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
2015-2016学年,学校自有专任教师775人,外聘教师438人,折合专任教师1192人,专兼教师比为6.5:3.5,本专科折合在校生22576人,生师比18.94:1。自有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比例为36.13%,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比例为64.26%;主讲教师598人,其中讲师及以上职称或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586人,占主讲教师总数的97.99%;“双师型”和具备专业(行业)职业资格、任职经历的教师325人,占教师总数的41.94%,占专业教师总数的52.76%。
外聘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比例为29.68%,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比例为63.93%。各专业的教师数量、专业带头人、主讲教师等满足教学需要;学校根据各专业课程需要合理控制班级授课规模,任课教师或辅导教师都能积极参与学生学习辅导。2015-2016学年,有61位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占教授总数的96.8%,承担本科课程319门次。
(二)图书馆资源与利用
学校图书馆建筑面积3.197万平方米,阅览座位6024个,每百人拥有阅览座位26.79个;馆藏纸质图书192.5万册,生均85.27册;电子图书21万种,电子期刊15627种,中外文数据库15个;2015-2016学年生均进书量3.78册,订纸质期刊2826种。
图书馆构建了藏、借、阅、咨询、检索五位一体的服务模式,使用金盘图书馆NET集成管理系统管理,图书馆WEB站点隶属于校园网,校内任何一台客户机均可访问图书馆站点,为读者提供全天候信息服务。图书馆每周开放时间为92小时,坚持节假日开放,图书资料的利用率不断提高。2015-2016学年入馆1190673人次,图书流通量474142本次。
(三)校园网建设与利用
学校是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城市节点单位。校园网采用三级架构,核心万兆、光纤千兆到楼宇、百兆到桌面;信息点22600个,网络用户15000户;有线、无线网络覆盖100%的教学区、办公区和学生宿舍区。学校有教育网、中国联通2个网络出口,总带宽6G。校园网提供WWW、FTP、DNS等基本服务,以及网上信息发布、网络办公、教务管理、科研管理、资产管理、学生管理、招生就业、数字图书、VOD等系统服务,现代化的网络平台在教学、科研和管理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学校网络教学平台建有33门市、校级精品课程,购置了218门通识课程、520门微课程和20门中国大学MOOC课程,收集上传了一批国内外优秀教学视频,开设了教师个人教学网站,为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
(四)校舍、运动场所、活动场所及设施建设与利用
学校建筑总面积64.2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面积36.08万平方米,生均16.05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 23.91万平方米,生均10.63平方米;各类教室325间,座位数33663个,百名学生配多媒体教室座位和语音教室座位126.05个。
学校现有田径场、游泳馆、体育馆等体育场馆5个,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等体育活动场所71块;室内外运动场地总面积11.42万平方米(其中,室外运动场地面积10.31万平方米,室内运动场地面积1.11万平方米),生均运动场地面积5.08平方米,上述场地均对学生全面开放。
(五)实验室和实习场所建设与利用
学校现有实验实训中心(综合实验室)35个,实验室187个,建筑面积9.21万平方米,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03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3605万元,生均6026.51元;教学用计算机2912台,百名学生配备教学用计算机12.95台。学校完善实验室管理,推进实验室开放,2015-2016学年度,全校实验室承担的实验人时数为66.32万人时,参与实验室开放学生7532人次,实验室利用效率不断提高。
(六)教学经费投入
作为一所民办高校,举办方办学不求回报,千方百计加大办学经费投入,始终坚持经费优先投入教学,有效地保障了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2015-2016学年,学校教育经费总额27557.30万元,教学日常经费支出总额3198.76万元,生均教学日常经费1416.89元,教学日常经费支出占学费收入的比例为14.54%。
三、教学建设与改革
(一)人才培养模式
1.依据应用内涵特征,确立人才培养思路
学校贯彻德育为先、应用为要、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应用型本科人才质量观,针对“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这样的人?”两个基本问题,研究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内涵特征,明确了人才培养思路:
(1)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培养理念。学校始终坚持“要学做事、先学做人”的教育思想,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专业教育、示范引导“三个支柱”,通过自我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日常养成“四个途径”,努力构建全员化、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环境。学校注重学生思想品德、健全人格、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培养,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扎实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就业创业指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2)明确“本科属性、应用特征”的规格要求。学校充分认识规格标准对人才培养的导向作用,深入理解“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本科教育的新类型,是职业教育的高层次”,提出了必要的本科底蕴、突出的应用能力、明显的专业特长、良好的职业素养,“既好用、又耐用”现场工程师培养标准,为教学建设与改革提供了明确指向。
(3)制定“倒推路线、一体设计”的培养方案。学校广泛开展相关企业(行业)调研,明确专业特点和主打方向、毕业生岗位及能力要求;依据现场工程师的知识能力结构,突破学科导向的约束,依据技术逻辑,采用“倒推方法”,重构课程体系,进行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质量评价“一体化”设计,制订应用型人才特色鲜明的培养方案。
(4)搭建“功能完备、贴近工程”的实践平台。学校依据工科教育特征和实践教学要求,不断加大投入,建设了187个实验室和103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集基础实验、项目教学、工程实训于一体的实践平台基本形成。
(5)创新“产教融合、学用结合”的教学模式。学校积极探索了学校、企业双主体培养和理论、实践双平台育人的教学模式。如医学院根据专业人才培养需要,与新郑市人民医院深度合作,探索“医教合一”的教学模式;信息工程学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郑州亿鸿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通过举办行业学院、共建实训中心、开放实验室、组织专业竞赛、立项大学生科研课题等,探索“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6)实施“能力为本、形式多样”的学习评价。学校注重考试考核方法改革对教学改革的引导促进作用,依据课程和实践教学的特点,设计形式多样的学习质量评价方法,努力促进考试考核从“重成绩”向“重能力”转变,学生学习从“重期末”向“重过程”转变。2015-2016学年,学校36.42%的课程采用了过程性考核方式,专业课程采用了理论考试与实践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部分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组织了实践技能抽考。
(7)组建“多元结构、优势互补”的教学团队。学校充分重视师资队伍对培养质量的保障作用,依据民办高校的特征和教师专业实践能力不足问题,加快促进师资队伍转型,切实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胜任力。一是加快自有专任教师队伍建设,实现民办高校师资队伍从“兼任为主”向“自有为主”转型;二是聘请兄弟高校教师和企业(行业)专家进校任教,实现师资队伍的“单一结构”向“多元结构”转型;三是采取教师进厂锻炼、企业挂职、联合开发等措施,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实现教师能力从“只会讲”向“也能干”转型;四是大力开展教学方法改革,促使教师角色从“教书匠”向“引领者”转型。
2.加强校企深度合作,注重协同培育人才
学校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充分利用企业集团办学优势和所在区位产业优势,积极探索“资源共享、全程参与”的校企合作模式。
(1)建立组织体系。学校成立了地方政府、企业(行业)参与的发展咨询委员会,全面指导校企协同、联合育人工作;所有院系均组建了企业(行业)专家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校企联合制定培养方案,全程指导人才培养,形成了校企合作的组织保障和供需沟通机制;学校划拨校企合作专项经费,支持教师企业挂职、联合研发;学校建立校企合作考核评价体系,对校企合作的各个环节进行定性、定量考核;出台《关于推进校企合作工作的实施意见》、《实习基地建设管理办法》等文件,保障了校企合作的有序开展和不断深化。
(2)共建教育资源。学校与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河南四建股份有限公司、郑州裕达国贸酒店有限公司等103家国内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的校企合作关系,共同开展专业、课程、实习实训基地等教学资源建设。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合作,共建了华为网络学院实训中心等5个体现行业先进水平的实验室;与河南龙翔电气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合作,共建了27个联合培养基地,破解了实践教学条件建设的难题,搭建了深化校企合作的桥梁,为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载体。
(3)开展联合培养。学校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签订了“专业共建、人才共育、科研服务、学生就业、资源共享”的战略合作协议。依据协议,学校按照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人才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向,提供相应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学校先后与深圳天源迪科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实施合作培养,开办定向培养试点班,提高了企业在人才培养上的话语权,提升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符合度。
(4)开展合作攻关。学校围绕相关产业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开展相关研究,实施协同创新、联合攻关和成果转化。如学校与河南鸿马实业有限公司共同研制的HM6550ENJ型流动警务室,取得国家专利12项,项目通过了河南省科技厅成果鉴定,产品批量生产,被纳入公安部采购目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联合攻关及协同创新的实施,不仅密切了校企关系,扩大了社会影响,而且提升了教师能力,提供了教学案例,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二)专业建设
1.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注重专业特色培育
(1)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学校与企业联合组建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制定了《本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建立了专业预警淘汰制度,形成了根据社会需求设置专业的机制,专业结构不断优化,初步形成了以工学为主,工学、医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文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
(2)积极建设专业集群,着力打造特色专业。学校制订了《特色专业集群建设方案》,初步确定了先进制造、现代服务、康复养老、城乡建设等4个专业集群建设方向。学校现有河南省特色专业1个、河南省民办高校品牌专业3个、河南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郑州市示范、重点专业6个。
2.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持续优化培养方案
学校高度重视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修订工作,在2012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基础上,通过广泛调研、充分论证,按照“优化课程、强化实践、因材施教、激励创新”的基本原则,出台了《关于修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5版)的原则意见》。各专业依照学校意见,组织人员到相关企业进行了广泛的人才需求调研,邀请其他高校和企业专家参与论证,形成了2015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15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体现以下特点:一是统筹处理知识、能力、素质的关系,将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素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结合起来,构建了“5平台+1接口”(通识教育平台、专业基础平台、专业平台、实践教学平台、素质拓展平台和职业方向任选接口)的课程体系,突出学生专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二是面向就业岗位,各专业设置了职业方向,供学生自主选择,体现了兼顾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两个需求;三是适度减少课内学时,增加选修学时,扩大了学生自主学习空间;四是强化了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含素质拓展、不含课内实验)人文社科类专业比例达到了25%以上,理工医类专业比例达到了30%以上;五是注重文理交叉渗透、校企校地合作育人。
(三)课程建设
1.注重科学规划,完善建设措施
学校以“突出核心、强化主干、整合一般”为指导,制订了课程建设规划,出台了《关于加强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导开展课程建设工作。学校制订了《校级精品课程申报建设与管理办法》,加大精品课程支持力度,校级精品课程建设期内每年给1万元建设经费,市级精品课程建设期内每年给2万元建设经费,目前已建设市级、校级精品课程33门,对课程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
2.全面修订大纲,更新课程内容
学校依据课程建设与改革需要,以“突出应用,强化实践”为指导,全面修订了本科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教学要求进行了更新,强化了课程教学的顶层设计。学校建立了教学大纲审查论证机制,重视教学大纲的制定和管理,严格要求教师按照人才培养目标编写教学大纲,管理部门定期检查教学大纲执行情况,保证教学大纲严格执行、落实到位,增强了教学大纲对教学的指导性和执行大纲的严肃性。
3.精选自编结合,加强教材建设
学校制定了教材选用和建设制度,定期召开教材建设评审工作会议,明确了教师初选、教研室论证、院(系部)审批、学校审定的教材选用模式,提倡选用省部级以上规划教材和近三年出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优秀教材,鼓励教师编写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教材。2015-2016学年,我校教师自编教材1部,优质教材选用比例为86.2%。
4.更新技术手段,丰富网络资源
学校建设了功能完备的多媒体教室和视频录播室,定期举行多媒体教学技能培训和多媒体课件大赛,促进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水平的提高,教师先后获得市级以上多媒体教学大赛奖26项。学校建立了网络教学平台和网络学习空间,摄制、购置、上传了一批优质教学资源,本科专业60%以上的课程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2015-2016学年,我校教师共获得河南省信息技术教育优秀成果奖14项。
(四)教学改革
学校制定政策,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大力资助、奖励优秀教学改革项目;提倡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表彰教学方法先进、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如医学院教师建立辅助教学网站,开展师生线上互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积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五步互动教学法”,提高教学效果;外国语学院试行大学英语分级教学,落实因材施教。
学校重视考核方式改革,印发了《关于改革学生学业成绩考核办法的实施意见》,以加大学生知识应用能力考核为重点,结合课程特点和课程教学目标,改革考核方式,采取笔试、口试、实践操作等考核方式,加强过程考核,提高作业、课堂讨论、平时测验、实验(实训)等平时成绩的比重。如医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等对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采取“理论考试+实践考核”的考核方式;艺术学院采用学生作品、学生表演等考核方式;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建立了试题库,实现了学生网上考试。
(五)实践教学
学校制定了《关于加强实践教学工作的实施意见》,积极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创新能力为核心,利用学校和企业“两个平台”,构建基本技能训练、专业综合训练、企业实战训练“三层对接”的实践教学体系,着力推进“四个强化”:
1.强化实验教学建设,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学校制定了《2013-2017年实验室与实习基地建设规划》,出台了《实验教学管理条例》、《实验室工作条例》等制度,完善了实验教学各环节的质量标准与评估考核办法,不断强化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提高实验教学质量。2015学年,学校共开设含有实验的课程160门,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30门,计划开出实验项目1128个,实际开出1109个,实验开出率为98.32%;开出的实验课程中,含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84门,占实验课程的44.21%。学校不断扩大实验室开放,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验、自主设计创造条件,2015学年度参与开放性实验的学生达到7532人次。
学校重视实验教学队伍建设,设置了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各院(系部)设置了实验(实训)管理中心;配备专职实验技术人员103名,同时积极鼓励授课教师指导实验教学,现有实验指导教师311名,基本满足了实验教学需要。
2.强化实习实训管理,保证实习实训效果
学校制定了《学生实习管理办法》、《实习基地建设管理办法》等制度,对实习实训的目的与内容、形式与手段、检查与考核等提出明确要求;学校与企业(行业)紧密联系,建立了103个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基地层次和容量基本满足各专业学生实习实训需要;学校和实习实训基地分别选派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和熟悉实习实训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指导教师,认真开展指导工作;学校不断强化实习实训的过程管理与质量考核,做到开展有方案、过程有监督、考核有标准,提高了实习实训的质量。如医学院利用学研产一体化优势,聘用医院医生指导学生实习实训;商学院利用暑假组织学生到合作企业顶岗实习;信息工程学院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指导学生开展工程实战训练、应用程序开发等。
3.强化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锻炼成才
学校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学生了解社会、增长才干、增强社会责任感的有效方法,制订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意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管理办法》等文件制度;把社会实践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把教师指导学生社会实践计入工作量,构建了与专业学习、志愿服务、勤工助学、创新创业等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教育体系,不断探索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新方法、新途径。2015-2016学年,学校先后组建校、院系两级社会实践营队19支,建立校外社会实践基地41个,组织校外社会实践活动131场次,参与学生18000余人次。我校“梦想艺术团”走进郑州航空港区,举办了“践行三严三实、弘扬港区精神”大型文艺晚会。根据活动开展情况,3支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服务团队;13名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工作者,社会实践活动优秀辅导教师17人;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326人。
4.强化毕业设计(论文),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学校制订了《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规定(修订)》,从选题、开题、中期检查、答辩、成绩评定等环节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行规范;做到一人一题,选题紧密结合生产、社会实际和专业服务方向,体现专业综合训练要求。2015届本科毕业生的毕业设计(论文)有71.65%在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中完成。
学校注重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管理,制定了《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质量标准与评估办法》,组织教授、专家对选题、中期考核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进行评估;所有毕业设计(论文)都进行了重复率检测,并随机抽取不少于10%的毕业设计(论文)送到校外评审。同时,各院(系部)围绕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各环节制订了明确的规范和要求,并严格执行。
(六)就业创业教育
学校成立了就业创业指导中心,设立了就业创业指导教研室,将职业发展规划、就业指导、创业基础与指导等课程作为通识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有效保证了就业创业教育的开展。学校组织了“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业大赛”等活动,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制定资助政策鼓励学生自主创业,通过校园招聘会、专题讲座、咨询辅导和就业信息网站等积极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2015-2016学年,学校共举办专场供需见面洽谈会106场,接待招聘单位1171家,提供就业岗位7171个。
学校建立了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委托第三方实时进行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了解人才培养质量及毕业生就业情况,有针对性的改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学校积极联络校友,加强学校与校友、校友与校友、校友与在校生的联系,请优秀校友回校做报告,指导、帮助学生就业创业。
(七)公共艺术教育
学校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71号)、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教体艺〔2014〕1号)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教体艺厅〔2006〕3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豫政办〔2016〕160号)等文件精神。设置了公共艺术教研室,开设了音乐鉴赏、美术鉴赏、摄影、书法等14门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举办了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社团巡礼节、高雅艺术进校园、流行音乐节、校园歌手大赛、街舞大赛、影像大赛、书画作品展、合唱比赛、文艺汇演等群众性艺术活动,承办了河南省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校园街舞大赛,学生在这些课程和活动中受到了文化艺术熏陶,提高了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学校现有文化艺术类社团17个,涉及文学、音乐、舞蹈等领域。2015-2016学年,我校《乡愁》、《清风伴我走天下》节目在河南省第四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荣获三等奖;熊俊、陈伟龙两位同学在“世吴杯”国际灯谜大赛中荣获“猜射十佳”称号。
四、质量保障体系
(一)教学管理队伍
学校教学管理队伍共计18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人,讲师4人,硕士8人。院(系部)教学管理队伍共计25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13人。教学管理人员服务教学、服务师生的意识较强,能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经常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听取师生意见,不断改进教学管理工作。2015-2016学年调查显示,教师、学生对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满意”和“基本满意”率分别为84.23%、85.05%。
学校建立了较完善的教学管理岗位职责,注重对教学管理人员的培养培训,鼓励教学管理人员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提高自身素质和管理水平。2015-2016学年,教学管理人员参加各级各类培训269人次,主持或参与教学改革研究项目9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5篇,获得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成果奖5项;《民办高校教风、学风建设研究与实践》、《应用型护理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与课程教学模式探索》等多项教学研究成果在学校得到了推广应用。
(二)质量监控
1.完善教学规章制度,规范教学运行管理
学校修订完善了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运行管理、实践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价、教学建设与改革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制订了各级教学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形成了较为规范完善的制度体系,保证了教学活动的平稳运行。2015-2016学年,学校依据《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办法》,认定Ⅱ级教学事故1人次,Ⅲ级教学事故3人次,并给予了相应的处理。
2.构建质量保障体系,强化教学质量监控
(1)加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学校积极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制定了《关于加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意见》,构建了由决策指挥、质量标准、运行管理、条件保障、监控反馈等5个子系统组成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成立了教学质量监控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和教学督导办公室,建立了校级督导员、院(系部)督导员和学生信息员三支队伍,形成了“管、教、评”分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管理机制。目前,学校有校级督导员21人,院(系部)督导员34人,学生信息员563人,形成了逐层支持、网络结构的质量监测体系。
(2)加强对各教学环节的常态监控。学校通过制定课堂教学质量标准与评价办法,组织两级督导员日常教学巡查与听课评课、各级领导与教师同行听课评课、学生教学信息员信息反馈等,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常态监控;通过制定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和评价办法,组织专家进行专项教学检查和评价,对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课程考试与试卷质量、实验与实习教学质量、教风学风建设等进行专项监控;通过完善教学检查制度和考评标准,开展期初、期中、期末常规教学检查,对日常教学管理工作进行实时监控;通过学生评教、教师评学、师生满意度调查、毕业生满意度调查、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等,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多方位评价监控。
(3)开展自我评估。学校建立了专业评估、课程评估和院(系部)教学工作评估制度,通过院(系部)自评、学校组织专家评估等方式定期对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院(系部)教学工作进行评估。2015-2016学年,学校对毕业生满三届的7个本科专业进行了评估,对开课满五年的98门本科课程进行了评估,院(系部)教学工作评估已常态化。
(4)加强反馈改进。学校通过评估报告、整改通报、领导约谈、座谈会、教学工作例会、教学质量监控与教学督导工作简报等形式,将教学巡查、检查与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校领导、相关部门、院(系部)和有关人员,并督促整改。2015-2016学年共编印《教学质量监控与教学督导工作简报》21期,编印《学生教学信息反馈》12期,撰写教学质量监测评估专项报告10份。
五、学生学习效果
(一)学生对教学基本满意
学校不断加强教学条件和教学内涵建设,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坚持“教学以学生为主”的理念,注重因材施教,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课堂教学的设计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要求,学生对学校的学习安排和教师授课基本满意。2015-2016学年评教结果显示,获得90分以上的教师比例达到90.29%。2015-2016学年调查结果显示,85.05%的学生对学校教学工作、管理工作和服务工作评价为“满意”或“基本满意”。
(二)学生专业理论和技能达到培养目标要求
学校紧紧围绕“基础扎实、技术过硬”的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结构,注重专业理论教学和专业技能训练,促进学生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全面掌握。一是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基础课与专业课、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关系,强化学生专业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学有所用、学能致用。二是加强基础课的建设力度,积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的改革,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三是采取课外培训、聘请指导教师指导等形式帮助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考试,获取各类从业资格证书。
(三)学生专业应用能力较强
学校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不断优化实践教学,积极开展学研产合作教育、双证书培养、以赛促学等,强化学生专业能力培养。2015-2016学年,学生在各类科技创新与技能竞赛中,获得省级三等奖以上奖励106人次,其中国家级奖项18人次;获得各类职业资格认证3509人次,在CN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69篇;在河南省教育厅、科技厅举办的机器人大赛中先后获得一等奖4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6项;在省注册会计师协会举办的“会长奖学金”大赛中,7名学生获得“会长奖学金”;在护士职业资格考试中,护理学专业毕业生平均通过率为93.87%。
(四)学生体质状况良好
学校认真贯彻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积极落实“健康第一”的体育工作理念,组织了秋季田径运动会、篮球联赛、排球联赛、啦啦操大赛、太极拳比赛、“阳光体艺”舞蹈大赛、冬季长跑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活动,基本形成“人人有项目、班班有活动、月月有比赛”的良好局面。2015-2016学年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为88.46%。
(五)社会和毕业生评价较好
学校委托第三方机构北京新锦城公司对2015届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对母校的总体满意度为96.21%,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对口”或“基本对口”的比例为88.73%,用人单位认为我校毕业生在“综合能力素质较强、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满足工作需要、对工作理解和领悟能力强”等三个方面表现优于其他同类高校,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认可度较高。
(六)就业率高
学校实施了就业创业工作“一把手”工程,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考评方案》等文件制度,形成了“校、院系两级管理,招生、培养、就业三位一体”的就业创业工作机制。学校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加强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拓宽就业渠道,就业工作呈现良好发展势头。2015-2016学年应届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0.15%,年底就业率为96.09%。我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园现已入驻学生创业公司55个,参与学生180人。
六、特色发展
(一)重需求的专业特色
学校坚持把社会需求放在第一位,在认真分析地方产业人才需求状况后,克服工科、医科办学投入大的困难,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加大办学投入,坚持办工科、医科。学校现有工学、医学专业17个,占本科专业的53.13%,工学、医学专业学生8032人,占在校本科生的61.06%。
(二)“去三化”的管理特色
学校坚持公益性办学原则,在全国民办高校中率先提出了“去三化”(即:去家族化、去老板化、去强权化)的民办高校治理理念。建校以来,理事会一直坚持聘用专家团队管理学校(理事长家属、亲属从未在学校担任过任何领导职务),实施投资方与管理方分离的管理模式,支持校长独立负责地行使管理职权,为学校自主办学提供了良好的体制保障。学校积极推进“新三化”(法治化、制度化、信息化)建设,构建了竞聘择优上岗、凭能力和业绩用人的干部选用机制,实施了全员绩效考核的管理制度,提高了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执行力,营造了团结奋进的工作氛围,激发了学校改革发展的动力与活力。
(三)重养成的育人特色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着力构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育人工作体系。学校重视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坚持把课堂作为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把教师作为素质教育的主力军,将大学生素质教育纳入2015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了“素质拓展”平台,要求学生在校期间至少修满8个素质拓展学分。学校制订了《进一步深化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实施方案(试行)》,扎实开展了以“五个一”工程(即:每月精读一本好书,每月提一条合理化建议,每周给家人打一个感恩电话,每天锻炼一小时,天天学雷锋,每天做一件好事)为主体的素质教育活动。为了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学校编印了《大学生“日行一善”100例》手册,摄制了《“日行一善”青春修炼手册》微影像,在学校公众微信平台【郑工青年集结号】推送。学校这些做法,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并被《光明日报》、《河南日报》等媒体专题报道。
七、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应用型本科教育研究创新不足
1.问题表现
(1)应用型本科教育研究不够。学校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目标、路径和方法研究不够,对应用型人才的内涵理解不够深刻。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学科专业深层次融合、办学资源优化整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等方面研究不足。
(2)教育教学改革深度不够。教学内容改革不够深入,有些课程教学内容陈旧,针对性不强,有些课程教学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不足,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应用不够广泛;学习评价方法创新不多,期末笔试、闭卷考试等传统的学习评价方式较多,多主体、综合性、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较少;教学改革研究成果推广应用不够。
(3)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不足。在如何全方位体现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立足为地方企业(行业)培养人才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问题上,认识不够充分、落实不够到位;个别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不够精准,就业面向比较宽泛,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尚不能很好服务人才培养;一些教师对企业生产一线的新工艺、新技术不够熟悉,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和知识能力结构的理解不够深刻,导致部分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符合度不高。
2.原因剖析
高等教育发展规律认识研究不够。学校虽然定位于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但如何正确把握高等教育规律,进一步树立新的办学理念,实现应用型本科教育转变,在思想观念的转变、办学经验的积累、教育理念的升华、创新机制的构建等方面,都还需要一个过程。
教育观念更新不够及时。学校各级干部工作任务繁重,部分干部埋头事务性工作,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把握先进教育理念的主动性不强。部分干部对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领会不够深刻,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结合不够。部分干部在如何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学校实际开展教学改革、深化学研产合作教育、扎实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研究不够深入,落实措施不够具体、有力。
教学改革动力不足。学校青年教师和老教师比重较大,部分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不足,缺乏实践锻炼,对所教授课程与企业的生产过程、生产工艺、技术现状、用人需求等关联度了解不够,难以有效开展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部分老教师教学改革的主动性不强,习惯按原有的思维和方法组织教学,个别教师依然过分强调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对理论与实践、课程内容与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之间的关系研究不够,教学内容在广度和深度上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及时更新。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难度较大。作为新建本科院校,学校在探索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起步晚、时间短、条件较弱、经验不足。由于民办高校的社会知名度、影响力较弱,推进校企合作、协同育人难度较大,在人才交流、协同创新、面向实际开发新课程、改进教学内容、构建校企合作与学研产培养模式等方面需要社会的理解与支持。
3.改进措施
(1)进一步加强应用型人才内涵、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学习与研究。认真研究教育发展规律,把握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趋势,进一步做好学校办学的顶层设计,找准办学方向,寻求符合自身发展的办学空间。重点围绕如何更好的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等问题,在全校继续深入开展办学思想大讨论活动,使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定位深入人心。在此基础上,组织开展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理论学习,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内涵、培养规格、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师资培养等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提高广大教职员工特别是教学管理干部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认识,引导大家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科学的教育思想、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改革创新意识推进教学改革和教学实践。紧紧围绕河南省特别是郑州地区的行业产业,开展应用型人才需求调研,进一步明确学科专业方向,细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要求,对接社会发展需要,更好的服务河南,特别是郑州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
(2)加强团队建设,提升教育教学研究水平。加大教学研究型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促进教学团队建设,鼓励教学团队围绕专业建设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在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申报、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教学成果奖评选等方面优先考虑教学内容先进、教学方法改革成效显著的项目,营造良好的教学改革研究氛围,鼓励教师主动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完善教研项目管理办法,加大对教研项目和优秀教学成果的支持和奖励力度,培育高水平的教学研究成果。同时,注意借鉴吸收校外经验,共享教学改革成果。
(3)围绕教学工作实际,注重解决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关键问题。积极推进教学管理与改革工作重心下移,进一步发挥院(系部)教学管理与改革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院(系部)和广大教师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大家紧紧围绕教学工作实际,着力研究解决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关键问题。如:如何以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如何深化教学方法改革,使绝大多数教师能恰当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如何进行学习评价方法改革,重视学生学习过程性考核和能力评价,提高学习评价的全面性和科学性;如何强化学生学业成绩考核的严肃性和规范性,形成多元有效、有利于优良学风形成的学习评价体系等。
(4)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育人。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加大工作力度,克服校企合作中的各种困难,以积极主动的姿态,以合作共赢的诚意,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努力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积极构建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学研产合作教育为途径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及时了解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地方企业(行业)人才需求,适时调整优化专业方向、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使人才培养模式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及行业领域的科技进步、创新需求相协调;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社会需求和学生个体特质,大力实施校地、校企、校校合作,探索国际培养、合作培养、分段培养、产学交替、工学结合以及其他有利于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人才培养模式;继续深化与学校举办方中原华信商贸集团所属企业的对口合作,积极探索学研产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5)进一步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围绕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和素质要求,大力推进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打破实践教学依附理论教学的局限,构建与理论教学有机融合、相互支撑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大实验室建设投入,统筹各类实验教学资源,构建功能集约、资源共享、开放充分、运作高效的专业类或跨专业类实验教学平台;深化实践教学内容、方法、手段、队伍及管理的改革,根据生产、服务的真实技术和流程,整合实验课程,重组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构建技术技能训练体系和实验实训实习环境;加强实验、实习、实训、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实践教学比例,扩大实验室开放,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项目;加强对学生学科技能竞赛、科技创新活动的服务与指导,吸纳更多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支持和鼓励学生申请专利、发表论文,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增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二)师资队伍结构不够合理
1.问题表现
(1)教师队伍年龄、职称等结构不够合理。目前,学校教师队伍的数量基本满足人才培养需要,但教师队伍结构还不够合理。年龄结构方面,两头大、中间小现象比较突出,年富力强的中年教师相对不足;职称学历结构方面,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偏少,高级职称的实验技术人员较少。有影响力的学科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教学骨干数量还比较少。
(2)“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起步较晚,引进力度不够大,数量偏少。部分青年教师教学时间较短,教学经验不足,参与社会实践较少,专业实践能力提高速度比较缓慢。
2.原因剖析
学校外延发展与内涵建设的矛盾较为突出。学校专业、学生规模发展的速度较快,虽然学校近年来在引进培养教师方面投入力度很大,短时间却难以从根本上消解教师队伍的结构不合理问题。在引进的教师中,大多为青年教师和公办高校退休的老教师。一方面,青年教师从教时间短,教学经验不足,一线行业实际工作经验不足,教学水平不高,科研能力不强;另一方面,部分公办高校退休的老教师对民办高校的办学机制、管理模式需要一个适应过程,教学改革、科学研究的动力不足,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认识不深。
年富力强的高水平教师引进和培养的难度较大。学校作为新建民办本科院校,学科专业建设水平、教师教学科研能力与老牌公办本科院校相比均有一定的差距,学校自我培养高水平师资的周期较长;学校地处县级市,高层次、高水平人才,尤其是工学专业的博士大多流向省会郑州等大中城市的公办高校和科研单位,导致高层次、高水平人才的引进和稳定难度较大,甚至学校多年培养起来的博士、副教授也有部分流动到公办高校、国营企业;学校办学时间较短,社会声誉不够高,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等高水平的科研平台相对较少,缺乏对高层次人才的带动效应和凝聚效应;社会上一些人对民办高校存在偏见,加上民办高校教师在社会养老、项目申报、评优评先等方面不能和公办高校教师享受同等待遇等原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高层次、高水平教师的引进和稳定。
3.改进措施
(1)继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充分发挥民办高校机制灵活的优势,进一步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实行“专人专议”、“一人一策”的引进办法,通过提供住房、提高工资待遇、增加安家费、改善教学科研环境、优化学习生活条件等措施,进一步提升学校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根据人才培养需要,重点加大紧缺专业人才、中青年高职称人才、具有博士学历(学位)人才、“双师型”教师和高级实验技术人员引进力度,进一步扩大自有专任教师规模,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树立开放性人才观,充分利用社会优质人才资源,积极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学校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定期邀请他们来校开展学术交流、指导青年教师和学科专业建设等。
(2)加强专业(学术)带头人、优秀教学团队培养建设力度。以学校培养为主,按照学校《专业(学术)带头人选聘与管理办法》,每年选拔一批专业(学术)带头人,设定培养周期,设立专项资助经费,全面提高专业(学术)带头人的业务水平;按照学校《教学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定期立项一批校级教学团队,制定建设方案,在工作条件和建设经费方面予以重点资助,逐步培养一批在同类高校乃至全省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教学团队;完善内部激励制度,鼓励广大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提高教学质量中,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使专业带头人形成梯队。
(3)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培训力度。充分发挥教师发展中心作用,制定教师培养培训规划,建立健全教师培养培训制度和激励机制,全面开展校内培训、校外培训、企业培训和国外培训;加强青年教师的理想信念和师德师风教育,鼓励和引导青年教师科学制定职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坚定从事教育事业的理想信念,使其成为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有生力量;充分发挥院(系部)在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对新聘青年教师实行导师制,通过新老教师结对子、传帮带等方式,帮助青年教师尽快过教学关;加强教学技能培训,积极开展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公开课比赛等教学交流活动,促进青年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加强教师科研能力培训,积极为青年教师搭建科研平台,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到国内外访学进修、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等,促进青年教师提升其学历层次和学术水平;继续实施校级“青优、骨干、专业(学术)带头人”培养计划、“郑工名师”工程等,引导中青年教师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体系进行深入研究,努力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专家,逐步培育一支自有青年骨干教师队伍。
(4)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按照学校《青年教师赴企业(行业)挂职锻炼管理办法》规定,加大青年教师赴企业(行业)挂职锻炼的工作力度,每年至少选派80名青年教师赴企业(行业)挂职培训,通过3年时间,使具有行业背景要求专业的任课教师都具有到企(行)业任职或锻炼的经历;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横向课题研究,参与企业应用技术开发,不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实践能力;完善“双师型”教师认定、考核、评聘、待遇等方面的政策,规范“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调动教师提升专业实践能力的积极性,鼓励教师取得相关专业技术、职业资格证书,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积极与企业沟通、合作,在企业建立教师实践锻炼基地,为教师顶岗实习、挂职锻炼提供平台保障,探索校企“双培养”、“双服务”模式;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引进或聘用100名企、事业单位具有行业和工程背景的人员承担实践教学任务,建设一支稳定、高水平的兼职教师队伍。
(5)加大投入力度,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完善教师工资正常晋升机制,保持教师工资、福利等生活待遇的稳步提高;为教师妥善办理养老、医疗、生育、住房、工伤等保险,解除教师后顾之忧;在东校区扩建教师公寓,设置教师职业年金,使教师能安心工作、舒心生活,增强教师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关心教师事业发展,为教师学历提升、职称评定、学术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让教师个人事业随着学校事业共同发展,共享学校改革发展成果;推进学科建设工作,加大科研平台建设力度,打造高层次科研平台,为教师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